尚亞玲
女 漢族
陜西西安人
1967年10月生于廚師之家
現為西安桃李旅游烹飪學院教師、面點教研組組長
西安市首屆烹飪技術比賽面點金牌獲得者,陜西省青工技術比賽面點狀元。 尚亞玲同志祖籍素有“廚師之鄉”的陜西藍田。父親尚乾安以刀功精湛、廚德高尚頗受業內同行尊重。正是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,尚亞玲于1984年4月在西安桃李村飯店走上自己的從廚之路。起初,尚亞玲師從父親,學習醬鹵等涼菜制作技藝。由于她從小耳濡目染,加之父親的悉心教授,尚亞玲的烹飪技藝日日見長,不到一年時間就成為飯店的技術骨干,頗受領導重視。在當時,好多廚師的思想觀念還很保守,認為廚師就應該“炒菜”,大都不愿意干“白案”,所以行業內“白案”師傅奇缺,桃李村飯店也是如此??吹竭@一情況,尚亞玲毅然作出抉擇,改行從事“白案”工作。她的這一作法讓很多人不理解,只有飯店領導高興。父親對她這種“背叛師門”的作法很是惱火,原想把自己的“衣缽”悉數傳授于她,而她半路“出家”了。同事也不理解,都說她傻。但當時只有19歲的尚亞玲卻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,她認為一個廚師不應該只懂一門技藝,應該旁通其它。飯店領導聽到尚亞玲這一決定,很是支持,經組織出面,她拜面點名師李玉田為師,學習面點技藝。當她真正跨入這一行時,她才真正明白了大家不愿干白案的原因。一是和面非一般體力的人所能干,二是每天要比其他人早到4個小時,準備早點。為了學好技術,尚亞玲沒有退卻,起早貪黑,練習和面、揪劑、成形等。為了練好揪劑,她經常利用下班時間,一個人在廚房練習。為了保證每次揪劑重量不差毫分,她買來了天平,一次次試驗,一次次體會。冬去春來,尚亞玲逐步掌握了面點制作的基本技能和知識。